脚气又称为足癣,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,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。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,脚气主要分为丘疹鳞屑型脚气、水疱型脚气等。
2、水疱型脚气:初期表现为针头大小的水疱,不易破裂,水疱干燥后,表皮脱落,形成环状鳞屑。如继发细菌感染,可能形成脓疱。通常发生在趾间、足弓等部位,夏季易发,冬季减轻,易复发。
3、浸渍糜烂型脚气:脚趾间皮肤湿润、浸渍发白,去除表皮后可见潮红糜烂面,患者常因瘙痒而抓挠,导致表皮溃烂,流出少量渗液,发出难闻臭味。常见于多汗者的脚趾间。如不及时治疗,可能引起淋巴管炎及丹毒等继发感染。
4、角化过度型脚气(鳞屑角化型脚气):皮损表现为脱屑、角质增厚及皮肤粗糙干裂,裂口深者可引起疼痛及继发感染。主要发生在足跟及足侧面,不易治愈,很多年都会有残留的真菌,对患者生活造成长期困扰。
脚气的类型多种多样,且症状轻重不一,如果脚气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反复发作,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,如细菌感染、淋巴管炎、丹毒等。因此,一旦患上脚气,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。
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洗涤剂清洗双脚,特别是脚趾缝等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,清洗后,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双脚,特别是脚趾间,避免水分残留。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,有助于降低脚部湿度,减少真菌滋生的机会,避免长时间穿着不透气的鞋子,如塑料鞋、橡胶鞋等。
不与他人共用毛巾、浴巾、拖鞋等个人物品,以减少传播风险,这些物品容易成为真菌传播的媒介。真菌在湿润环境中容易存活和繁殖,因此浴室用品要定期消毒,建议每周至少消毒一次浴室地板、洗手盆、马桶等常接触的表面。鞋柜要经常通风、晾晒,如果鞋柜不能移动,应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或是放入干燥剂,祛除潮气。